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国资小新】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硬核出炉!
发布时间:2021-12-30

小新说

12月24日,“国资小新”联合国资委网站、《国资报告》杂志,根据网友推荐和全网大数据分析,为大家推出央企国之重器“英雄榜”,并在“国资小新”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国资委网站及相关中央主流媒体网站发起投票。

综合各平台网友近40万人次投票情况和专家评委推荐意见,“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重磅揭晓,一起来看!

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1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航天科技等企业承担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着陆历时6个多小时,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2

我国新型主战舰艇集中入列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经中央军委批准,这次交接入列的三型主战舰艇分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征18号艇、舷号42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舷号10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南舰、舷号31。三型主战舰艇由中国船舶建造。

3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运

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

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投入使用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在大气田上矗立着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由中国海油设计建造。船体总装快速搭载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底管线铺设等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投产体现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由此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5

“全球首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

12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我国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这对于促进我国核能创新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6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6个月的联调联试。

7

全球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临床试验

8月30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根据SARS的经验,中国生物把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作为治疗危重症和重症的药物,进入了国家诊疗方案。中国生物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的基础上,做成了特异免疫球蛋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艺验证和动物试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显著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和损伤,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开展临床研究。

8

神舟十二号载人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航天科技抓总研制,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天和核心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由航天科技等企业设计建造,相当于空间站组合体的“中枢系统”。神舟十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

9

首款全面国产化电力主控芯片“伏羲”量产

2月19日,经南方电网公司5年研制、多场景验证,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伏羲”的成功研发及量产,对于国家电力能源和信息安全、工控领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

10

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投用 

6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千吨架桥一体机——“昆仑号”,在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铁湄洲湾跨海特大桥投用。该设备由中国铁建研制,相较于传统900吨架桥机,不仅将运载箱梁最大长度由32米延伸到40米,吨位从900吨提升至1000吨,同时系统解决了特殊工况的桥梁架设和供电协调性等问题,具有智能化程度更高,应用场景更广等特点,对未来我国高铁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技术与装备上实现了重大提升,为高铁建设再添大国重器。

2021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中央企业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托举起众多世界顶尖的“国之重器”

映照着中央企业

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

2022年

中央企业奋楫笃行

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集团
【国资小新】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硬核出炉!
发布时间:2021-12-30

小新说

12月24日,“国资小新”联合国资委网站、《国资报告》杂志,根据网友推荐和全网大数据分析,为大家推出央企国之重器“英雄榜”,并在“国资小新”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国资委网站及相关中央主流媒体网站发起投票。

综合各平台网友近40万人次投票情况和专家评委推荐意见,“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重磅揭晓,一起来看!

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1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航天科技等企业承担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着陆历时6个多小时,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2

我国新型主战舰艇集中入列

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经中央军委批准,这次交接入列的三型主战舰艇分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征18号艇、舷号421,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舷号10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南舰、舷号31。三型主战舰艇由中国船舶建造。

3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运

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投入商业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商运,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4

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投入使用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全面进入超深水时代。在大气田上矗立着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由中国海油设计建造。船体总装快速搭载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底管线铺设等多项深水施工技术突破1500米难关。“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投产体现了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能力和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由此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5

“全球首堆”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并网发电

12月20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首次并网成功,发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程应用”质的飞跃,我国实现了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这对于促进我国核能创新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6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山东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该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6个月的联调联试。

7

全球首款新冠特效药获批临床试验

8月30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集团中国生物研制的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根据SARS的经验,中国生物把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作为治疗危重症和重症的药物,进入了国家诊疗方案。中国生物在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制备的基础上,做成了特异免疫球蛋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工艺验证和动物试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可以显著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症状和损伤,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件,开展临床研究。

8

神舟十二号载人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由航天科技抓总研制,是我国空间站任务阶段第一艘载人飞船。天和核心舱,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由航天科技等企业设计建造,相当于空间站组合体的“中枢系统”。神舟十二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

9

首款全面国产化电力主控芯片“伏羲”量产

2月19日,经南方电网公司5年研制、多场景验证,国内首个基于国产指令架构、国产内核的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实现量产,标志着我国电力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电力二次设备核心元器件做到了自主可控。“伏羲”的成功研发及量产,对于国家电力能源和信息安全、工控领域科技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

10

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投用 

6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千吨架桥一体机——“昆仑号”,在新建福州至厦门高铁湄洲湾跨海特大桥投用。该设备由中国铁建研制,相较于传统900吨架桥机,不仅将运载箱梁最大长度由32米延伸到40米,吨位从900吨提升至1000吨,同时系统解决了特殊工况的桥梁架设和供电协调性等问题,具有智能化程度更高,应用场景更广等特点,对未来我国高铁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在技术与装备上实现了重大提升,为高铁建设再添大国重器。

2021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中央企业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托举起众多世界顶尖的“国之重器”

映照着中央企业

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

2022年

中央企业奋楫笃行

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234cc集团